1、意思是:平常在家规规矩矩,办事严肃认真,待人忠心诚意。
2、出处:春秋时期孔子的《论语·子路》第十九章。
(资料图)
3、本章孔子对“仁”的解释,是以“恭”、“敬”、“忠”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。
4、在家恭敬有礼,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;办事严肃谨慎,就是要符合“礼”的要求;待人忠厚诚实,显示出仁德的本色。
5、原文节选:子贡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行已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
6、”译文:子贡问道:“怎样才可以叫做士?”孔子说:“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,出使外国各方,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,可以叫做士。
7、”扩展资料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。
8、《史记﹒仲尼弟子列传》载:“子路性鄙,好勇力,志伉直,冠雄鸡,佩暇豚”,《集解》说:“冠以雄鸡,佩以暇豚。
9、二物皆勇,子路好勇,故冠之。
10、”通过这段话,我们可以想象出子路的好勇之态,但“志伉直”一句,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,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、为民请命、不欺幼弱的意蕴。
11、子路师从孔子后,尽管孔子“设礼稍诱子路,子路亦“儒服委质”,接受孔子的礼义教化,但山难移、性难改,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,未能脱尽,为此,他常遭师之痛责,说他“好勇过我,无所取材”,“不得其死”,等等。
12、孔于曾评价子路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
13、”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,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。
14、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,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,故孔子说他只是“升堂”,而始终未能“入室”,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。
15、但人需要有个性,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。
16、子路“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”的重友朋、讲义气,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“食其食者不避其难”,从而为主人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舍身取义精神,所有这些,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。
相信通过执事敬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标签: